近年来,国产机器人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众多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以及产品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国产焊接机器人领军者凯尔达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根据凯尔达近日发布的公告,公司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800万元到3100万元,同比增长70.92%到89.23%;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扣非净利润为2000万元到2300万元,同比增长409.33%到485.73%。这一强劲增长背后,是公司持续加码研发和持续创新的结果。
凯尔达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及工业焊接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国内少数几家拥有自主研发、自主可控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焊接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产机器人大幅放量并推动业绩增长,2024年上半年,公司自产机器人销量1149台,同比增长117.61%。随着公司自产机器人逐步规模化量产,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竞争力持续提升,公司自产机器人产品的毛利率将逐步改善。
国产机器人不仅在国内市场表现出色,在海外市场也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据业内人士介绍,国产机器人企业出海,更容易凭借技术和产品获得商业溢价,在人工协作层面上,海外市场机会也更大。例如,国产谐波减速机产品在国外市场就受到了广泛欢迎,因为其性价比高,且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国外客户的定制化要求。
在建筑机器人领域,碧桂园下属的博智林凭借先发优势和资本优势等,目前处于国内建筑机器人领域领先地位。截至2024年6月底,博智林的建筑机器人产品累计交付超3000台。这一数据不仅显示了博智林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方面的实力,也反映了国产建筑机器人在商业化应用方面的巨大潜力。
此外,国产机器人在医疗领域也取得了重要突破。瑞金医院胸外科在机器人手术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个机器人对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研究、全球首个分体式机器人解剖性肺切除术临床研究以及全国首个单SP单孔机器人解剖性肺切除术临床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机器人胸外科手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丰富的临床证据,推动了国产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
国产机器人行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推动。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展望未来,国产机器人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一方面,企业需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加强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需要继续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